不过很快被武营他们拉了回来:“怎么样?考了六天,什么感觉?”
“我当时考武举,只做了一日的题,我根本就坐不住啊。”
邬人豪也点头。
他也是,他觉得不如让他出去抡铁锤。
刘军还道:“做完题还不能动,一动就作废,谁能做到啊。”
他们文举还是六日六夜,真的很可怕。
跟着出来的白和尚,高老四他们精神格外兴奋。
他们两个看向纪元,似乎有无数话要说。
那个。
押题的事?!
你押得也太准了吧。
纪元倒是把这事给忘了。
他考前确实押题,但也是随性而为,并未把此事当真。
而这次押题,也确实中了。
白和尚跟高老四也是知道轻重的,他们自然不会多说一个字。
甚至当时划重点的书都被烧了,可见他们的谨慎。
直到回了住处,避开其他人,只有他们三个在场。
纪元先一步道:“运气好,此事就当没发生过。”
两人毫不迟疑,直接点头。
好,就当没发生过。
主要里面的利害关系实在不同。
可他们心里已经记住这份恩情,不管这次会试名次如何,他们都会感激纪元。
纪元此刻竟然松口气。
先不说白和尚跟高老四都是谨慎之人,平时不能多说的话,绝对不多讲半个字。
再者,今年会试第一场考试的题目,甚至还临时拟题。
这种情况下,其实就算说出去,他也不会有麻烦。
但被关注,肯定是避免不了。
纪元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别提了。
高老四跟白和尚,对纪元却是无比佩服。
甚至有种,纪元想做什么,他们就一定会同意的感觉。
等他们两个去休息之后,纪元也回到房间。
他没有第一时间睡觉,反而打开窗户,摊开宣纸,慢慢做了一幅画。
从来京城到考会试。
他心里思绪不断。
而他,是不是也有些浮躁了。
一切都太顺利了。
顺利地让他多说了许多。
上次划完重点,他就把书烧了,竟然还没警醒。
如今两人在考场外兴奋看过来,纪元才意识到他做了什么。
不是不能说,而是说完,要当回事。
比如今日他叮嘱之后,此事才算过去了。
再者,纪元想到他在《四书》三题上玩弄的文字功夫。
怎么说呢。
那些阅卷官,怎么也是饱读诗书的,他那点小花招,对方肯定一眼看出来啊。
或者说,分开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
一旦连贯起来。
肯定能看出端倪。
他还是太高估自己了。
纪元长叹口气,把自己埋在被子里。
怎么就没忍住呢!
你是不是飘了啊。
纪元又坐起来,把今日应该写的大字练完。
一百字写完,纪元的心才慢慢沉下去。
不管考试结果如何。
他都能坦然接受。
接下来,他还是要谨慎的。
纪元看着夜色,不知想到了什么,最后才沉沉睡去。
管他呢,反正他考完了。
想再多也没用。
纪元是考完了。
但再次被锁的贡院则不同。
属于帘内考官的封闭隔离才正式开始。
从学生开始考试之前,负责阅卷的考官们同样在贡院里面了,自然是为了防止作弊沟通。
六天六夜,考生们考完,考官们也开始真正地忙碌。
考官们也分很多种,除了主考官负责所有事情之外。
之前巡视的考官,出题的考官,就可以休息了。
当然,还是不能出贡院。
接下来忙碌的,就是阅卷官。
主考官过来的时候,神色都有点萎靡。
楚大学士叹气:“忙忙忙,这才忙了一半,真正的忙碌要开始了。”
话说完,他就去分经房了。
他刚从誊抄糊名的地方过来,学生们的试卷终于誊抄好了,接下来还要分经。
四书好说。
五经里,每个人考的科目不同,还要分经阅卷。
楚大学士之前也负责过会试,甚至还做过执事官,对每个人的职责都很清楚。
若下面有不懂的,他也能立即回答。
什么?
下面这些都不是他的人?
都这个时候了,差事办妥才成。
他是喜欢为难人,可不代表想把会试办砸。
阅卷的环节实在重要。
看到《春秋》《礼记》二经的时候,楚大学士还特意向两位老官员点头:“孤经缺人,麻烦二位了。”
负责礼记阅经的老官员,甚至还是楚大学士同乡。
至于为什么说这是孤经?
实在是学的人太少。
两位老官员谢过大学士,只等那边把考生卷子送过来。
他们基本都要连夜阅读,才能赶在四月二十一之前批改完。
二十一日下午,前三十的文章还要送到皇上手边,此为送选,不管皇上看不看,都要送。
要说之前并无这个规矩,但天齐国当今皇上是通文墨的,便加了这条。
反正等皇宫再传来消息,他们二十二早上方能顺利放榜。
主考官跟礼部的官员都在几个经房来回看。
若有考官们意见不统一的,主考官同样要去决断。
如果说主考官的工作量就够吃惊了。
阅卷官的阅卷量则更为夸张。
今年的考生共计三千九百多人
全部的试卷则有一万两千份,所有题目加起来,怎么也有七八万。
这不到二十名的阅卷官,每日要看到七十多份卷子,四百五十道题左右。
单是看着数量。
就知道阅卷阅到吐是什么体验。
按照之前有些考官的说法,大概就是:“昼尽其力,夜向午烛。”
白天要尽全力,晚上点了蜡烛继续奋战!
茶水房极浓的茶水不停歇地往里面送,只要人有精神就好!
连续奋战六天,不少官员都能累瘫。
这么多试卷,要评出优劣,每一道题上还要写上评语。
所以很多官员,甚至想逃避当考官。
看到最后,楚大学士猛灌口茶水:“继续。”
考生在考场外煎熬,考官在考场内煎熬。
竟然一时分不出哪个更可怕。
会试终于考完,就算再努力的学生此刻都会出来转转。
毕竟这已经是他们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再说,都来京城了,不在京城转转,怎么算来过。
京城的繁华比建孟府更胜一筹,路上行人穿的衣服也更好一些。
大街小巷的店铺皆是络绎不绝。
纪元他们还在外城找到一处书铺,里面的纸张明显便宜不少。
此地还是不少穷学生,乃至穷官员落脚的地方。
京城的东西贵啊。
越靠近内城,就越贵。
纪元还去尝了京城的美食,不少东西都是宫里传出来的,确实颇有一番滋味。
不过纪元他们却看到一个意外的人。
还是白和尚先看到,语气都带着诧异:“纪元,你看。”
纪元顺着白和尚指着的地方看过。
那是个四十多的中年人,衣着布料十分不错,但样式却是管家常穿的模样。
这人他们认识啊。
纪元对他甚至是有感激的。
若不是他家买了自家的画,他怎么能给赵夫子养老的银钱,来京城考试也不会那般从容。
这人正是在建孟府府城书画一条街买了纪元《科举百态图》的云贵人。
他跟在一个青年身后,那青年皮肤有些黑,衣着比管家来看,更是不错,颜色格外鲜亮,不像是京城的风格。
其印染的精妙,像是滇州府的手笔。
自己的画,不会就卖给这家了吧?
四千两银子呢!
纪元颇有些感激看了看对方。
而对方正好也看过来,看到纪元第一眼,对方就道:“考场上头一个出来的那个学生?”
青年自然不知道,还是管家说的。
管家对纪元是有些印象的,之前去建孟府做买卖,就听说过纪元,再说纪元在书画竞技台下面,也是鹤立鸡群,肯定见过。
再者,管家前两日等自家少爷出考场时,又看到纪元,还听到别人讨论他。
这种情况,肯定要跟少爷讲的。
对方热情上来,主动跟纪元打招呼。
为什么?
因为他们同属第三类考生啊。
第一类京城国子监的考生。
第二类家学渊源,家族底蕴的考生。
第三类,偏远地方出来的考生。
滇州府的这位考生,直接把纪元当作自己人。
再者,纪元在建孟府的名声他听管家讲过,既然碰到了,肯定要结交的。
双方碰到,倒是不意外。
能买科举百态图的,必然是家里有学生的。
对方如此热情,纪元一般都不会拒绝。
而且怎么说呢,这家人还是有点不同的。
纪元跟白和尚对视一眼。
人家买了自家的画的啊!
四千两银子呢!
对金主爸爸还是要好一点的。
当然,纪元没有打算掉马,只是对他们更客气了。
“我叫董康,滇州府的,之前我们管家去你们建孟府做买卖,所以知道你。”董康今年二十五,介绍了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