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棠“入乡”这么久,也“随俗”懂了一些人情世故。
比如,就算父子俩的外貌再不相像,也不能直白地说出来,这话要是说出口,很可能会引发一场火拼。
换了一种委婉的说法,“眉眼是有几分相似,就是气质大不一样。”
冯睿达平日里看谁都是一副横眉斜眼、不耐烦的样子,他的儿子冯昊麟,瞧着却是一副教养良好、温顺乖巧的模样。
要想把那些不友好的“建模”印象掰过来,王玉耶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力。
将门大多推崇淘小子,觉得孩子能淘能闹,代表他们有旺盛的生命力。可真正养育起来才知道,还是乖小孩更贴心。
段晓棠只要一回想起刚才的场景就忍不住想笑,若是让吴越那个小心眼的老父亲知道,冯睿达的儿子牵着她宝贝女儿的手,恐怕会气得当场掐人中。
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分,再多的爵位、战功恐怕也难以挽回。
事实上,冯睿达这次将冯昊麟带到军营来,背后承受的压力丝毫不亚于一场硬仗。
有一件事,他从未对旁人吐露半分,那就是他打心眼儿里发怵单独和儿子相处。
倒不是不疼爱,实在是这孩子被家里护得太金贵,真要是有半根毫毛磕着碰着,他今天别想踏进家门,以后也不用回去了。
好在冯睿达不是孤军奋战,有事兄弟子侄服其劳,一进大营,便借着 “今日事忙” 的由头,亲子责任外包,把照顾冯昊麟的重任,推给了李君璠和冯昊慨。
虽说这两人各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应酬不断,但捎带个半大孩子又能费多大事?再忙,还能忙得过身为东道主的冯睿达?
其实,若没有王玉耶在中间从中调和,冯昊麟也不乐意亲近总爱摆凶脸的亲爹。但表叔李君璠和堂哥冯昊慨就不同了,他们打小就玩在一处,亲厚得很。
大家族里向来如此,指望亲爹亲娘亲力亲为带孩子,几乎是奢望,多半是 “大带小” 的模式。
所以冯昊慨身边跟着一个小萝卜头,旁人见了也没觉得有啥异样,唯一让人暗暗称奇的是 ,这居然是冯睿达的亲儿子。
所有人心里都憋着和段晓棠一样的疑问,这父子俩也太不像了吧?
大吴人不懂什么叫基因变异,但总忍不住琢磨其中的缘由。
难道冯睿达小时候就是这般乖巧听话的模样,那他后来遭遇了何种变故,才变成今日的横子?
大伙儿私下里嘀咕着,权当打发时间的“下酒菜”,解解闷罢了。
等范家姐弟一到,冯昊麟立马乐颠颠地凑过去,跟着他们玩在了一处。
范静仪当惯了孩子王,要说多会照顾人倒谈不上,但论起带娃玩耍的本事,那可是数一数二。
宝檀奴今天大抵是头一回和这么多不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疯玩,等吴越来接人时,只见女儿小脸红扑扑的,分不清是被太阳晒的,还是玩得太激动。
柔声问道:“宝檀奴,今天都玩什么了?”
小家伙顺着吴越的膝盖,一扭一扭地爬到他怀里,脸上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含糊地说:“捉,捉迷……”
伸着小手指向远处一串跑跳的孩子,得意洋洋地宣告,“都是宝宝的,都是宝宝捉的!”
成功的把“集体功劳”挂在自己名下,浑然忘了自己明明是 “最好捉” 的目标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