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下人说,这剧院的掌柜并不是长安人士,而是从庆州府而来,还是位长相极美的女子。”
“女子嘛……”在单老嬷嬷身前,韩清遥也没了女强人伪装,趴在桌子上噘着嘴,摸着那音乐盒,想起脑海中某个女子的身影,轻声哼了一声,再次开口问道:
“嬷嬷,现在是十一月了吧?”
“是十一月了,再过一段日子,就该进入腊月了。”
“腊月了,春闱也快了呀。”
单老嬷嬷一愣,看着韩清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悠悠道:
“是啊,明年春闱也快了。”
第二日,王平几人早早的就起了,在牛府之中吃过早餐,牛达天不亮就赶去上朝了,王平等人则在牛夫人的陪同下,回了之前的院子。
有了牛府的下人帮忙,这行李和院子收拾的极快,而且因为在王平等人来之前,牛达就派人收拾过,所以今日就能直接入住了。
见东西都收拾妥当,牛虎跟王平嘱咐了几句有事找他,就准备中午直接去军营报到。
毕竟他也领了校尉之职,这几日闲着已经极为不易,不好再拖了。
见时间还早,王平好说歹说,才将牛虎拦下,又请牛夫人坐下,自己则亲自撸起袖子走向了厨房。
李夫人惊诧看着这一幕,指着王平的疑惑道:
“弟妹,平儿这?”
“姐姐莫见怪,这平儿虽书读的好,可这一手烧菜的技术,那也是相当了得,就算我也是学的平儿的手艺呢。”
张氏笑着拉着李夫人的手朝着屋里走去,转头嘱咐张天倒来茶水,又让几人去厨房帮帮王平。
厨房里,王平将几人拦在门外,自己则在厨房忙活起来,牛虎倚靠在厨房门框边,对于张氏的话那是根本不相信。
开玩笑,平弟文武双全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文是连中四元还是庆州府学政承认的大宣第一才子,武是自家老爹承认的。
虽说这些消息,他也刚知道不久,但以平弟的年纪,这个年纪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天纵之才,还会做菜,嘿嘿……
牛虎信不了一点,不过李建仁那小子整日喊着君子远庖厨,平弟身为有名的读书人却能亲自做菜,实在是对他胃口。
毕竟李建仁这小子,小嘴跟抹了★一样,这小子也就没跟他爹出去打过仗,还远庖厨,饿的不行的时候,这小子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牛虎心中想着,可等回过神来,一种独特的饭菜香气却悄然冲进了他的鼻孔。
“好想啊。”
牛虎抽着鼻子,慢慢走进厨房里,就发现这香气正是从眼前的饭菜中飘出来的。
王平看了牛虎一眼,觉得好笑也没多太在意,这牛家的下人干事倒是妥帖,连厨房的菜都是洗好了码放好的,也省的他多费工序了。
就在他要炒下一道菜的时候,突然发现,牛虎正伸着手将一块刚出锅的肉丸子扔进了嘴里,稍加咀嚼过后,便瞪着溜圆的双眼,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王平。
不是老弟,你真会啊……
片刻后,饭桌上,李夫人看着满桌的炒菜,目露讶异之色,一旁,牛虎正捏着筷子,急切的望着自家老娘,只要她一动筷,自己就能以飞快的速度扫完眼前这盘炒菜。
李氏见状,瞪了牛虎一眼仪态标准的夹起一筷子,然后,眼前突然亮了起来。
此时,皇宫,太极殿。
一年之末,即将进入腊月,诸事繁杂,都是朝廷一年里最忙的时候,去年经历的战争,今年朝廷上下更要得总结一下,比起去年的好与坏。
朝堂上,朝会已经开了许久了,牛虎身旁,程明虎已经打了两次盹,见朝会还不结束,也是满脸的无聊。
只是不一会儿的功夫,朝堂上有提起的明年的春闱,因为科举一事今年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各州道已经有上千民举人抵达了长安,要参加明年的春闱,朝廷上下要更加慎重,尤其是选取择卷一事,至关重要。
是以策为主,还是以文采为主,宣帝虽没明说,但朝堂之上哪个不是人精,宣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几个月前就让尚书省商议,如今旧事重提,怕是要在今日确定下来了。
“萧卿,董卿,科举取仕一事,尚书省商议如何了?”宣帝看着殿中开口道。
殿内,萧靖远和董舒暗暗对视一眼,萧靖远微微点了点头手持笏板拱手出列,开口言道:
“回陛下,关于科举取仕一事,尚书省认为,科举改制虽势在必行,但眼下春闱在即,天下举子皆汇聚长安,加之这些年来科举取仕一事,多侧重文采,
如今科举改制实不可过早进行,所以尚书省的提议是,此次科举取仕,策论与文采并择,同等程度的文章,策论可略忧于文采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是如此,那诸位认为呢?”宣帝点了点头,看向其他人。
这重臣还以为今年这春闱要以策论为主,没想到这左右仆射竟然又将这文采加了上来,如此虽然考官判卷难度增加,可倒是给了其他学子一些继续精进的时间,间接上,对于以李,崔为首世家的打压,倒是又减弱了几分。
毕竟若只论文采,以贫家出身的学子,又岂会是那学问代代相传,世家大族子弟的对手。
朝堂之上,众臣也明白,既然左右仆射能将这事说出来,说明陛下应当早已知晓,并已经通过了此事。
当即,众人也不多言,宣帝看众臣无意见,也就通过了此事。
待春闱取仕之事结束,那就该轮到主考官的选择了,这往届的主考官,皆是由礼部侍郎或者其他同品级的官员担任,这次宣帝却不想从礼部选了,他心中早就有了人选,于是看着殿内开口道:
“这次春闱主考官,就不从礼部出人了,就让戴尚书多担待一些,担任此次春闱主考官吧。”
“戴尚书?主考官?”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礼部本就教育,外交,科举礼仪等事,如今陛下却把科举春闱的主考官,从礼部换成了户部。
要知道,户部跟科举可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最多也就是让户部出上几个考题。
如今科举取仕方法刚定下,又让户部横插一杠,这位戴尚书可是当时最支持科举改制的人啊。
朝堂上,御史大夫魏铮嘴角动了动,看着宣帝,只是暗暗叹了口气却什么也没说。
礼部和吏部那两位眼中满是诧异,户部戴昼却是毫不在意,爽朗一笑出列拱手道:
“陛下言重了,能为大宣择选能臣,乃微臣之荣幸,何谈担待呢……”
武将行列,程明虎扭过头嘿嘿一笑,暗暗道:
“老牛,陛下还是不愿放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