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我还专门成立了新的事业部,正打算去那边试试水……”
“哥,你打算怎么去,唐氏集团擅长经营的是大宗商品,房地产还有金融,你觉得去俄罗斯那边,能够做什么?”
“我听说那边石油还有资源类的行业不错?”
“大哥,全世界都知道那边的石油还有资源类的行业不错,包括前苏联的一些高官,你觉得这么好的生意,人家能让给你吗?”
陈青峰一句话就把唐文宗给问住了。
现在整个香江的商界,都在探讨苏联解体之后有哪些机会?
可是唐文宗幸好来了一趟美国,问了一下陈青峰。
陈青峰现在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联合国的高级官员,而且刚刚从东欧转了一圈。
视野和眼光自然不是香江那些大家族的商人能够比的。
连陈青峰都不看好,就算唐文宗再怎么心动,眼下也觉得不是好时机。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样?”
“哥,之前你的投资不是玩的不错吗?不过美国这边的互联网企业涨得太高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会有一波下杀,但趋势是不变的,未来科技的发展肯定是主流,至于那些资源类的行业,虽然赚的是稳定的钱,但是那些钱能不能安稳的落袋,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还有就是,国内那边……”
“国内?”
“国内也需要资源,也需要投资,而且,国内这么大的人口,现在大多住在农村,这几年因为沿海地区建立了工厂,不少人都开始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里,你有没有想过住房问题?”
“可是,你们国内的这些老百姓都等着上级部门分房子!”
“是,但是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呢?”
“他们?他们没有户口啊!”
“是没有户口,但户口的问题早晚要解决,而且他们进城是大趋势,仔细想一想,国内很多地区的老百姓就守着那么一亩三分地,在土地里刨石干上一年可能都不如去工厂打工一个月……”
说实话,现在国内的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是老百姓普遍还是没钱。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也就集中在首都和沪上以及羊城这种大城市。
要陈青峰来说,九二年在国内能发财的机会不少,但是能够容纳唐文宗这么大体量的商人,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恐怕并不多。
……
两个人在餐厅里商量着唐家未来的商业帝国。
陈青峰给唐文宗定下了几个路线,一是把美国这边成熟的商业模式搬回大陆。
比如像沃尔玛超市这样的,现在在大陆,基本上还不复存在。
要是能把店铺开在首都或者沪上这种地方,当地人的消费足以撑起,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其次,就是内地的房地产,当然,能源的部分陈青峰其实也想参与,不过想要各种开矿,需要的不仅是经验,而且还需要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
这方面牵扯了太多的政商关系,陈青峰不希望唐文宗陷入这里面。
因为一旦出事,搞不好,反而会影响唐氏集团在内地的声望。
所以有的钱还是不赚为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