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405章 太原王氏

第405章 太原王氏(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他的羽毛使用法太古神王温柔潮汐[先婚后爱]我的极品老婆女政府办主任我哭了,我装的[电竞]官道桃花缘真少爷靠玄学在娱乐圈爆红灰与白离婚之前

但王凌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指出大帅府从筹谋到用兵,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拿下了凉州,而袁绍单单对付一个公孙瓒就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王晨苦思冥想,他说道,袁绍手中主要的谋士有两拨人,一部分来自颍川南阳等地区,而另一部分是冀州本地人,袁绍之所以拿不下公孙瓒,并不是公孙瓒厉害,而是幽州的世族不接受袁绍派出的流官,不愿意被外来人所领导。

这一次大帅军能这么快攻打并占据凉州,并不是大帅军实力强大,也不是那位大帅用兵如神,而是关中人才凋敝,那位大帅大肆在凉州选拔人才,表面上是那位大帅打入了凉州,但实际上,却是关中的利益被凉州人给占领了。

王凌听了哈哈大笑,他说,这正是他选择大帅府的原因。那位大帅趁着天子东归抢占关中,目的是获得一个稳定的基地,可是这个地方的人才几乎全跑光了,这本来是一件坏事,可也是一件好事。

袁绍本来就有四世三公的名望,如今加上天子去了邺城,天下士子投奔河北的数不胜数,他们即便去了,怕也排不上什么位置,反而会因为叔父(王允)的名声引得袁绍忌惮。可此时投奔大帅府不仅是雪中送炭,更可以成为大帅府的顶梁柱,成为其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单从这个方面去思考,王晨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弟弟比自己有远见的多。只是,他也提出了顾虑,那就是当初叔父对那位大帅的态度并不友好,尤其是那位大帅曾经派一个道士劝叔父对凉州人手下留情的事情发生之后。而河北那边,有司马家的人在朝廷中为官,而王凌与司马郎可是至交好友,说不得有个照应。

王凌摇了摇头,他说,那位大帅连当初射他一箭的贾诩都可以接纳,他叔父不过言语上的冒犯又算的什么?而且那位大帅的行事种种,非常明显的枭雄本色,只要对大业有利,绝不会在意过去的任何事情。

至于他和司马朗的关系,他就更应该投奔大帅府了,到时候无论大帅府和袁绍的战争谁赢了,都能给彼此留一个退路。

王晨本就觉得自己的弟弟比自己更优秀,既然王凌已经决定,他也接受了下来。

但王凌却给了一个更加充分的理由,那就是袁绍为了对付公孙瓒,和鲜卑首领蹋顿交好。

对于中原腹心之处的人来讲,这并没有什么影响,袁绍又没有割地给对方,不过是借用对方的兵力罢了。但是对于靠近边境的地方,与异族人的仇恨可谓更多。单单一个匈奴已经分去了并州不少百姓的利益,蹋顿在北方横行无忌,时常冒犯郡县,并州百姓无不恨之入骨,苦于中原内战,才没有出兵对付蹋顿,但这仇恨可不是轻易能放下的。

从这点上,王凌王晨兄弟俩都更倾向于大帅府。

接接着,王凌又给兄长分析起了大帅府的人员构成。

除了为首的几位谋士出自河南,大帅府的掌兵之人几乎来自于上郡,骑兵以张辽为主,步卒以马如风为主,这两位可都是并州人士。

王允作为读书人,虽然和关东人交往更密切,可太原这边的习性实际上和凉州那边更相似。

若不然,为何董卓更相信王允,并把朝廷上事情托付给他呢?

……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结婚你不肯,我叛国女帝你哭什么?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逍遥世子爷大庆逍遥贵公子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