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井东城外一里地远的宋军炮阵内,吴玠拿着赵官家在京城时赐给他的望远镜,正观察着萌井东城乱军的情况。
他看到,此时的萌井东城的城门紧闭,上千名党项兵在城墙上的各处城垛口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吴玠看到插着军旗下的中间城楼的垛口处,有一位身穿着精致铠甲的武将正指着被宋军放回去的俘虏……
吴玠判断,城上军旗下面的那个武将,这应该是萌井城的高级军官。
他命令炮阵里的其中四名炮手,正常向紧闭着的东城门开炮,另外六名炮手,一起向城楼上军旗下面的那群敌军开炮。
宋军炮阵这边一切准备就绪。
而萌井城上的西夏守军,虽然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可是传统的战争理念,让他们没有意识危险的临近。
现在,他们还在纳闷,宋军远在一里地之外的地方,为何不急着攻城,也不急着扎营呢?
宋军不来攻城,那么,他们这些在东城上的守军,只能先保持着或弯弓搭箭的姿势,或准备好了抛石头器,或准备着滚木雷石,只等着宋军过来……
此时,萌井主将也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他看了一眼宋军在城外一里按兵不动,又着被宋军放回来的西夏军俘虏所说的话:
“宋军会引天雷攻城……咱们还是快跑吧!”
“哼!”萌井主将大怒,吼道:
“还敢敌我军心?来人,把他们推下城,都斩了!”
话音刚落,宋军已经开炮了!
“轰!”
“轰…………”
…………
城楼上的军旗下方,是吴玠指挥火炮轰击的重点地方。
六枚巨大的炽热铁球,几乎是一齐轰击向了这里。
“砰!”刚刚还趾高气扬的那位萌井主将,幸运地挨中一颗炮弹。
瞬间,他的身体就被炮弹给轰碎了!
城楼上的其他西夏军兵和那几个被宋军放回来的俘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大部分被轰死,少部分被震伤,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啊?!”
“啊!“
”啊啊、啊啊啊……”
萌井城厚实的高大城门,也被赵官家带到大宋的红衣大炮给轰开了。
此时,很多西夏士兵和小校,真的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声和杀伤力巨大的炮弹给吓破胆了。
让西夏军兵绝望的是,宋军‘引天雷’后从天而降的炮弹能打到他们,可是,他们想用弓箭和抛石机去还击,一里地之外的宋军却远超出了他们的射程……
现在,守卫萌井的西夏军主将在宋军的第一波炮击中就被炸死了,守城的西夏军无主帅指挥,陷入了慌乱中,都拿不准主意,是死守还是撤退呢……
很多城上的西夏守军都惊慌无比,不少人胆战心惊地从垛口探出半个脑袋,向城远处的宋军阵地张望。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之前,宋军阵前不是有十门能“引天雷”的大铁筒状巨物吗?现在,怎么又多出了三十多门能“引天雷”的巨物呢?
萌井城上的西夏守军更加惊慌无比了,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宋军后推上来的三十多门火炮是假的,都是样子货。
正是郭成按赵官家在京城教给他的疑兵之计,只用一些木料和铁皮筒做成的红衣大炮的模型,反正在敌我距离那么远,现在的西夏军兵也没有望远镜,远远地望向宋军阵地的模型大炮,就跟真的一样,把他们的胆都吓破了。
穿越者赵吉知道战争讲求诡道。疑兵之计就是使用手段骗敌人的方法,使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争取更大的胜利。
疑兵之计,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都有过应用,而且都能起到奇效。
比如,赵吉所知道的二战的战争史中,在1941年爆发的着名“昔兰尼加战役”中,德国的隆美尔所部只有1个坦克团,他在阅兵之前,便命令士兵用大量的木板搭建成“坦克”的样子,放在汽车底盘上让它动起来,制造出德军坦克部队规模宏大的假象。
这招,还真的骗过了飞到的黎波里上空“观礼”的英国人派出侦察机,上报回去的情报是“德军绝对不是一个坦克团,德国人至少有一个装甲师的配置”。之后,隆美尔用假坦克正面佯攻,追着优势的英军装甲部队跑,主力侧翼包抄大胜10万英军……
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打败了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军,在短短的10天里,如风卷残云般地收复了意大利军丢掉的地盘。隆美尔此战封神,“沙漠之狐”的名号不胫而走。
而赵吉在京城与郭成密谈之时,正是受到了历史上隆美尔使用疑兵之计的启发,现在的大宋生产出来的火炮不可能全都发放给西北军打西夏,那么也可以尝试着用十门真的红衣大炮,再配合上几十门假的红衣大炮使用疑兵之计。
此时,赵官家所用的疑兵之计起到了作用,在第一波炮击之后,萌井城上的守军在痛失主帅后,又看到了宋军阵地上多出来的好几十门能“引天雷”的大炮筒,先是有四五百个贪生怕死的西夏兵和小校弃城而后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萌井东城上的还有不到两千个正在犹豫是逃还是死守的西夏兵将,正大举棋不定。
“轰!”
“轰……”
宋军的第二波炮击开始,大地轰鸣震动,爆炸声在城池内回响,整座萌井城都似因害怕而在颤抖……
随着大炮的轰鸣,城墙上的好几个城垛被炸碎,垛口后面的上百个西夏弓箭手被炮弹炸死炸弹者甚多。
现在,萌井东城上的大部分西夏军兵,争抢着下城,他们弃东城而逃……
宋军主帅郭成看到,吴玠指挥火炮轰城的已经起到震慑敌军和轰开东城门的目的,便道:
“火炮掩护,我军搭浮桥。”
“遵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