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曾在西夏作战建立奇功的名将郭成,接到了赵官家的圣旨让其回京述职,今日,他也被赵官家召来垂拱殿内。
他听到赵官家问及如果在大宋‘援辽抗金’时,如何应对西夏国这个变数时,他因长年跟西夏军作战,心里自然也是有自己的看法建议的。
只不过,郭成偷眼看到,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以及被赵官家最近提拔成为朝廷大员的曹辅、宗泽、李纲,以及位名他身后的那位白面淡须的年轻人张浚。
郑居中等五位朝臣,皆面面相觑。
郭成心中也有所计较:这些受皇帝宠信的或老臣或新臣,都没有敢先开口,俺郭成常年在西北抗击西夏的一员武将,自然也没有率先开口之理。
虽然,赵吉在穿越来这大宋的一年多赶时间里,想尽办法提高武将的地位,
但是,大宋朝长期形成的‘重文轻武’思想,几乎深入大宋每一个子民的骨髓,这让郭成这员武将心中对朝堂上的文臣们,都非常忌惮。
他是明白人,
武将战场杀敌,刀砍枪挑,立竿见影,生死己身!
文臣庙堂害人,口诛笔伐,旷日持久,牵连九族!
……
坐在龙椅上的赵吉,看人非常准。
他看到被特召入殿议事的西军武将郭成,似有话想说,他却左顾右盼,不敢率先开口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赵吉微微一笑,对郭成说道:“信之,远道回京,也有三日了吧?“
郭成诚惶诚恐,跪拜回奏道:“微臣回京,已有三日,巨成,谢陛下挂念!吾皇万岁万万岁!”
郭成在听到大宋天子赵官家居然称他的字,而不称名时,他感到被赵官家尊宠了!
长年身在大宋西军对西夏作战的郭成,原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兵卒。
他从军四十余年,因他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朝廷也给了他应有的提拔。
如今,郭成已是镇守一方的大将。
可是,郭成却知道大宋国这么大,像他这种正三品的将领,在西军中就有很多,若是放在大宋全境来看,也是很多的,具体能有几十个,或是上百过,郭成绝对没有统计过。同时,郭成也不可能第一次见到一个正三品的武将,就立即能认出他是谁,更不可能像赵官家这样,直接能叫出对方的字。
郭城这是第一次面圣。
他原本认为:赵官家绝对不会认识他。
因为,以前赵官家日理万姬,
如今,依然日理万机……
然则,他郭成想错了!
‘方才,赵官家居然叫了俺郭城的字!!!’
‘如此可见,赵官家对俺郭成,是多么器重啊!’
赵吉微微一笑,从龙椅上起身。
在旁侍立的大宦官梁师成,立即想做搀扶状。
赵吉微微一摆手,识趣的梁师成立即缩了缩肉乎乎圆滚滚的身子,陪侍在赵官家身后。
赵吉从容地大殿中正跪着的郭成面前,他伸出双手,亲自搀郭扶起身,并对郭成赞叹道:
“信之,曾在西夏国作战中,英勇无比,杀敌甚多,屡立奇其功,朕早已经知之。
信之,免礼平身,赐坐!”
郭成被感动到了,他的泪光在眼中闪烁……
梁师成急忙招呼殿外小宦官,取御凳入殿。
当小宦官把御凳放在郭成的身后,让其坐下时,
郭成看了一眼赵官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其他重臣如郑居中、曹辅、宗泽和李纲还站在大殿内,他说死也不敢入座。
赵吉微微一笑对梁思成说到,再添六凳、一桌。
朕与诸位爱围坐,品香茗、议国事。”
梁师成遵旨,令小宦官在垂拱大殿中央,摆放了一张八仙桌和七个凳子。
赵吉率等坐在凳子上,他的右手腕搭在八仙桌上,不时地用指间轻叩桌面,微笑着看向郭成和郑居中等五人,随和地说道:
“今日非朝会,诸位爱卿入座,莫要拘束。”
“微臣谢官家赐坐……”
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张浚依次坐在八仙桌前。
最后入座的郭成,挨在了赵官家最右手边的位置。
赵吉看到,虎背熊腰的武将郭成,鬓角有些斑白,今年他已近花甲之年。
雄州防御使郭成,因今日入宫面圣,并没有顶盔冠甲,他今日穿的是大红朝服,头戴长翅乌纱帽。
赵吉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知道郭成一位能征善战的忠勇武将。
郭成是德顺军中安堡人,青年便在家乡应募参加了大宋西军。
从军之后的郭成,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小有战功,被提升为泾原路供奉官。
郭成参军时才十七八岁,如今他两鬓斑白,已近花甲之年,在这四十来年,郭成一直在大宋西军之中,战斗在西北边境。
郭成因其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最后晋升为现如今的泾原钤辖。
穿越者赵吉知道,大宋的泾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他没有穿越前的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浦河以西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泾原钤辖,是大宋朝廷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一般官阶是正三品大员或从二品。
由于大宋历代皇帝都怕武将造反,故此,像泾原钤辖这种兼管较大地区的军民内政的官职,不是常授官职。
正因之前大宋西军常年对西夏作战,边疆常有戊事,故此郭成才能因战功和四十来年的从军资历当上泾原钤辖这个官职。
泾原钤辖郭成,如今是正三品。
赵吉在穿越之前研究两宋历史时,知道历史上的郭成不仅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而且他在靖康之变以后,南宋的建炎初年,已经年近古稀的郭成仍率军在西北未失之地,亲自巡视并督促手下军兵修建抵抗金国的盟友西夏军的防御工事……
时值隆冬,又常有夏兵前来骚扰破坏郭成所部的防御工事,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昼夜巡视并督促军民施工,风餐露宿,“暴露雪中”,终因积劳成疾,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病逝在修建防御工事的工地上。
赵吉读史书时曾看到过这样的记载: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老将郭成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廉访使王孝竭在料理郭成的后事时,把他的事迹奏报朝廷,称郭成是“名震西部之勇将”,“轻财好施之廉吏”。
高宗赵构被郭成事迹感动,亲自手书:“郭成尽忠报国,有功于民,宜载祀典。”
南宋朝廷为郭成建庙,塑金身。郭庙建成后,高宗又亲笔御书“仁勇”,高悬庙门之上。
……
赵吉也不单单只凭着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识人、去用人的。
他在一个月前准备召郭成回京述职时,曾让手下人把关于郭成的从军以来这四十年所立的军功,去查证核实了一番。
结果令赵吉欣喜的是,这个世界里的郭成在这四十年里所立的军功,跟他赵吉没有穿越前在史书上见到的大宋名将郭成的军功都能一一地得对上。
例如: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大宋官军分兵五路,征讨西夏,其中以泾原路总管刘昌祚指挥的一路五万人马为主力,准备直捣西夏的西平府灵武城……
彼时,十九岁的年青郭成军兵,曾因斩获西夏军首级颇多,累积战功后被提拔小校。
这时,小校郭成也进入到了泾原路总管刘昌祚所赏识。
大宋的泾原路总管,堪比后世的某个军~区司令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军~区司令员管辖的范围还要宽广,因为泾原路总管不仅管军还管辖区内的民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