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冠杰知道阿敏不能喝茶,就给她倒了一杯橙汁。
给其他朋友和自己倒了红酒,大家一起尝一尝。
“利民哥,海霞,你们住的离这里远不远?”
严海霞说:“不算远,之前若谷的那份工作转给我了,调了岗位,我做一个仓库管理员。”
“赵利民在沪市运输队,我们就住他单位的家属院,大小跟过去在建业县城的条件差不多。”
华国最早的商品房就出现在沪市和广市,1979年是个开始,1980年已经正式有了商品房政策。
而且,涨价可是很快的。
可能现在年初200元左右一平米,年末就要翻一倍多了。
连晓敏想起来另外还有一个朋友谭如松呢,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回沪市买房子,不知道买下没有。
“海霞,你知道现在有商品房吗?就是可以买卖的那种?”
赵利民一听这话抢着说:“晓敏,不愧是从香江来的,就是有眼光,我们也有这个打算,但是实在太贵了,等几年再说吧。”
“现在孩子太小,我们双职工,养这四个小的也不容易。”
他毕竟是从东北小县城来到大沪市,环境也彻底变了,也没有过去那种关系背景了,日子过得其实很有压力。
严成安虽然恢复工作,但为人正直清廉,除了给女婿调动工作,能让一家团聚,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赚钱能力。
尤其还有个儿子,下面两个小孙子呢,严若谷在上大学,少一份工资,家里都不容易。
赵利民为了严海霞,能舍弃建业县的一切,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沪市,其实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他的难处,连晓敏自然是知道。
不过,有自己这个香江小亨在,这些问题叫事儿吗?
“利民哥,海霞,干脆咱们今天也没事,你们全都请假了,那咱们吃完中午饭,去看看房子咋样?”
陆冠杰一笑,她老婆就喜欢买楼,喜欢得不得了,都要买到沪市来了。
严海霞一直就是晓敏最忠诚的小兵,她说什么都答应,先吃了饭再说,想上哪咱就上哪。
中午开饭了,六个小朋友,被他们家六个大人照顾着,饭菜是李淑贤和儿媳妇一起做的,八个菜,色香味俱全。
严若谷的妻子孙文慧不仅人长得温婉可人,做菜的手艺简直是超一流,有这个大厨在,今天严海霞都没发挥。
不过有的是机会,她请假三天呢,下顿继续给晓敏做吃的!
连晓敏问孙文慧在哪个单位上班,她的样子一看就是知识女性,不可能只在家带孩子的。
孙文慧一笑,她今年25岁,也考上了大学,是去年刚生完老二天天,去参加高考的,现在读大一,就在沪市大学。
怪不得,浑身书生气十足~
连晓敏真是佩服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啊,孩子都生了,还能这么刻苦努力学习,要考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多么不容易。
阿慧跟严若谷都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他们也更感谢双方的父母,能够替他们轮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