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努力万分,最后也没有一丝一毫作用。当你放弃时,转机来了。
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李世民不是不懂。
好事多磨,凡事不要着急。
接下来的日子,李世民没有再提御驾出征的事,只是一个劲的述说高丽的不是。什么影卫传了什么情报回来,高丽饿死了多少人,冻死了多少人,泉盖苏文就是活阎王,不把高丽百姓当人看,高丽现在就是人间地狱。
对于这些,文武百官也都听出味来,年后和高丽一战无论如何也跑不了。
年后就要对高丽用兵,各大报纸纷纷刊登此类信息博人眼球。等到年底,三岁小娃娃都知道要对高丽用兵的事。
这种主动攻打他国的战事,丝毫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日子该怎么过还是一如既往的怎么过。
临近年关,长安街头人头攒动,喜气洋洋,年味很足。看着百姓没有被战事影响生活,张牧很是欣慰。
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这才是一个民族该有的样子,这才是一个民族该有的底蕴。
美好的时间过的总是很快,转眼过年,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过年走亲访友喜悦之中时,大年初六这天一骑快马从长安城东城门入城,速度丝毫不减,直奔皇宫。
“大家快看,这是边关斥候。”
“这个时候斥候怎么来了?还这么着急,难道说边关出事了?”
“快看斥候手中的黄旗,这是陛下钦点可直奔皇宫的令旗。”
“不会错的,边关出事了,不然斥候不敢当街纵马。”
………………
一刻钟后,宫中数十小太监出宫。
半个时辰后,文武百官悉数上朝。
紧接着就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什么高丽陈兵百万与边境虎视眈眈啦,高丽王泉盖苏文亲率百万大军已经攻下大唐边境桥头堡白岩城啦,更有甚者直接传出大唐边境重镇安市城已经被高丽攻占。
当张牧赶到太极殿,文武百官已经悉数到场,现场气氛很是压抑。
“王全,把边境加急信给众卿家读一下。”看到张牧到来,李世民转头看了看王全。
等王全将简短的信笺读完,张牧也明白了大概。
泉盖苏文亲率百万雄兵陈兵于边境,驻扎于距离大唐桥头堡白岩城只有百里之遥的丸都城。小小的丸都城根本不足以驻扎百万大军,高丽人的目的人尽皆知。
此时张牧不得不佩服泉盖苏文,竟然这么快就陈兵于边境线。自己想过泉盖苏文会很快到边境找麻烦,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泉盖苏文会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