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门的考察组,来到西州,对张俊进行考察。
考察组来了以后,首先找西州市的两个主官,也就是市委书记唐敬文和市长董志武了解情况。
唐敬文听说考察对象是张俊后,便知道张俊快要离开西州了,不由得黯然神伤,低头不语。
组织部的领导问道:“敬文书记,怎么一提到张俊,你就不说话了?是对这个同志很无语?还是不做评价?”
唐敬文连连摆手,脸带苦笑的说道:“领导,关于张俊同志,我是有很多话想说的。刚才我只不过是想到张俊同志要离开西州了,我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很是舍不得。”
省委组织部的几个同志,讶异的面面相觑。
他们经常下去考察各种干部,什么样的情况都见识过,哪怕唐敬文说一堆张俊的好话,或者说一堆不好的话,他们都不会觉得错愕和惊叹。
可是唐敬文居然说舍不得张俊离开,这种情况他们还是头一回见到。
正常来说,在同一个班子成员之间,可能存在同盟或者革命友谊,但更多的只是工作关系,甚至存在竞争和拉踩的现象。
唐敬文对张俊的态度,表现得像是很舍不得一个亲人的远离。
组织部的领导轻咳一声:“敬文书记,我们只是奉命下来例行考察,至于省委要不要重用张俊同志,怎么样个重用方法,这些我们都管不着,也无法给你任何提示或者答案。张俊同志会不会离开西州,我们也不好说。所以,还是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具体谈谈张俊同志在西州的表现情况吧!”
唐敬文点点头,一个深呼吸,坐端正以后,缓缓说道:“领导,张俊是个好同志!说实话,他刚来的时候,我对他是有些成见的,因为他太年轻了!在我固有的印象中,年轻人是毛躁的,是冲动的。可是张俊同志不一样!他的成熟稳重,留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经过后来的相处,我发现张俊同志与众不同,他是那么的卓尔不群,总能出奇不意的拿出奇思妙想,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我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张俊,就没有现在的西州。西州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张俊的规划和构想,也受益于他的努力付出。西州的文旅、工业,甚至农业、体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他来了以后,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州人民能脱贫致富,奔向小康道路,张俊居功至伟!”
“张俊是个真诚的人,是个纯粹的人,是个勤劳勇敢的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品德高尚的人!他能来西州工作,是西州之荣幸!他要离开西州,是西州的巨大损失!当然了,我祝福他能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
组织部的同志记录下了唐敬文对张俊的高度评价。
董志武在接受谈话时,心情激荡无比,心潮澎湃起伏,语带哽咽的说道:“看来真的是留不住张俊同志了吗?其实我可以让位的!让张俊同志取替我的职务,我没有怨言!我早就说过一句话,西州可以没有我董志武,但不能没有张俊!张俊是西州工业、文旅、农业等诸多工作的领军人物,他是我们西州的灵魂!失去了灵魂的西州,必定会黯淡无光!”
组织部的同志们,再次震惊!
一个主官说张俊好,那是有可能的,毕竟他俩有可能是同盟。
可是两个主官,同时都说张俊好,那就意味深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