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夺宋:水浒也称王 >第391章 均田和税务改革

第391章 均田和税务改革(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全职法师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官道桃花缘我的极品老婆杨洛苏轻眉诡秘之主轮回乐园赘婿神皇

王伦对大宋朝的税收制度越是研究,就越是发现,大宋朝的统治阶级们当真是一群聪明人,只是他们把聪明用在了别的地方。

在大宋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国家财政税收,都是以农业税为主的,到了大宋朝,农业的夏秋两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已经不到60%。

商业税本来是很不好厘定的,大宋朝就出了相关的制度,本朝的商业税,主要分三类:住税、过税和杂税。

所谓“住税”,就是商品交易税,税率按商品价格百文抽取三文计,即为3%。假设百姓没钱交税,大宋朝的官吏们也很体贴,不给钱没问题,收实物也是一样的,但收取实物的话,税率大概就到10%左右了。

生产者直接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那么只需要缴纳一次住税即可,但若是在交易行为中,商人作为中介,商品经由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每出现一次让渡,就要缴纳一次住税,也就是说,住税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视转手次数来确定。

“过税”,就是商品流通税,税率为2%。

当今赵官家上台后,经过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现如今的大宋朝,有25个路,4个京府,28个府,248个州,63个监,共有1220个县。

路、州、县三级皆设税关、税务场,通常设在市镇、关津渡口以及交通要道,于是大宋朝官方统计下的税务场就有2200个,平均一个县将近2个税关。

同时由于部分乡村有定时或者不定时的集市贸易,相对较为分散,且集市贸易额度不大,不方便管理,大宋朝聪明的官员们就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千贯以下的小集市,商税实行承包制。

假设某几个村子有不定时的集市,由于交易地点大多固定,大宋朝就将这些集市的商税征收向民间买扑,由商人出钱承包,先自掏腰包缴税,然后再向商贩们征收。

但是有人力、财力买扑集市商税的,多为地方豪强之家,于是就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本地百姓、居民,哪怕在集市交易日不曾进行任何贸易行为,也必须要缴纳一笔“摇纳”钱。

至于杂税,那名目就更是繁多了。

王伦也算是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宋朝是一个“高收入高消费”的朝代了,这他娘的跟通货膨胀有什么区别?

所以王伦占据京东两路州县后,他一路自西领大军推进,就将诸州县的税关全部收归征东将军府的户曹,取得了对占领地的农业、商业的征税权。

征税权在手,这就是王伦以及梁山最大的依仗,王伦已经将扈成抽调至登州,由他出任市舶司主事,负责与本地商人的集体谈判。

怎么谈,王伦全权交给扈成,他的目的也很明确:给登州的大商人大地主阶层们让渡一些税务和海贸上的好处,换取他在登州的土地清量和均分。

为此步兵第六营鲍旭部入驻市舶司,骑兵第十营花荣部也驻扎在附近,王伦的态度也已经很明确:大地主大商人们肯合作,肯谈判,那么一切好说,如若不然,那就休怪梁山动用武力了。

谈判之初,进行得并不顺利。登州的大地主大富商们只觉得梁山所谓的“征东将军府”不过是草寇们的昙花一现,坚持不了太久的,怎么也不肯松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从军赋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